军事航空航天项目涵盖了一系列旨在利用航空和航天技术实现军事目标的计划与行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军事航空航天项目介绍:
军事航天项目
美国轨道航空母舰项目:2025 年 9 月,美国太空军与 Gravitics 公司联手推进该项目,获得 6000 万美元专项拨款。该轨道平台长约 15 米、直径 4 米,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容纳 8-12 颗折叠太阳能板的小型卫星。其搭载的卫星可在 4 小时内完成释放、变轨和启动,能将卫星部署响应时间从周级压缩至小时级,具有快速响应、破解发射瓶颈、强化战术隐蔽性等优势。俄罗斯 “努多尔” 反卫星系统:俄罗斯于 2024 年成功测试该系统,可在 1 小时内摧毁近地轨道目标,同时俄罗斯还在研发 “在轨电子战平台”,能对敌方卫星实施定向干扰,旨在针对美军轨道平台开发反制武器。中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2024 年 “天舟五号” 货运飞船演示了卫星在轨加注燃料技术,2025 年初,“巡天空间望远镜” 搭载的机械臂完成卫星捕获试验,具备 “维修或移除故障卫星” 的能力,这些技术可转化为 “太空救援” 或 “反制非法平台” 的能力。日本 “航宙母舰” 项目:日本防卫省防卫装备厅提出该项目,“航宙母舰” 是搭载 “航宙机” 的平台,“航宙机” 类似在太空飞行的无人机,两者本质上是特殊人造卫星。日本防卫省宣称该项目旨在处理太空垃圾,但实际上可用于保护日本卫星免受反卫星武器攻击,“航宙机” 具备机动变轨能力,战时还可实施破坏活动。
军事航空项目
美国 “雄鹰计划”:是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面向 2040 年的现代化建设规划,由美海军陆战队下属的坎宁安小组负责,分 3 个阶段推进,主要目标是更新作战概念、拓展职能框架、创建数据中心和优化资源分配。2025 年发布的《2025 年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计划》属于 “雄鹰计划” 第 2 阶段初步行动路线的一部分,该计划对 F-35 战斗机的采购数量进行调整,还计划扩充 C-130J 运输机和 CH-53K 型直升机的数量,并逐步扩大 MQ-9A 无人机的装备规模。中国歼 - 15T 和歼 - 15D 舰载战斗机:歼 - 15T 作战半径大,具备更强的制空作战能力和对海突击作战能力;歼 - 15D 是一型双座舰载电子战飞机,集电子干扰与打击等能力于一体。这两款战机均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批量装备海军航空兵部队后已形成战斗力,是航母编队的核心武器装备。中国直 - 20J 舰载直升机:与传统的直 - 20 系列相比,直 - 20J 的起落架纵向轮距更短,能够更好适配不同型号的军舰,具备在复杂、恶劣的条件下起降的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各种海况,可用于空中突击作战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