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啊,何超盈在社交平台发了两张照片,全是黑白的!这一看就知道,是在悼念谁了呗。
她悼的是孔美琪博士,就是香港铜锣湾那个维多利亚幼稚园的总校长。这消息还是孔美琪 85 岁的老妈丁毓珠忍着心痛对外说的,谁听了不吓一跳?孔美琪才 62 岁啊,这走得也太突然了,香港教育圈好多人都在念叨她的好呢。
先看第一张照片,是孔美琪拿奖那天拍的。啥奖?香港政府给的非官守太平绅士,还有荣誉大学院士头衔,够牛吧!何超盈不光自己去了,还把外婆也带过去了。你说这关系能一般吗?
何超盈在照片下面用英文写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孔美琪人特别好,一辈子把各种角色都扮演得好好的 —— 是妈妈,是女儿,是外婆,是妻子,还是教育圈里往前冲的人。她还说自己能成她家 “一份子”,特别光荣。这话说的,妥妥的自家人啊。
再看第二张照片,是何超盈给女儿辛阡觅办生日会的时候拍的。照片里,梁安琪抱着外孙女,旁边就是孔美琪夫妇,还有孔美琪的女儿。你瞅瞅这画面,梁安琪和孔美琪挨得多近,孩子们也凑在一块儿,这不就是一家人聚会的样子嘛。
何超盈在这张照片下面说,会守着承诺,一辈子爱护孔美琪的家人。我的天,这承诺可不是随便说的!能让她这么上心,你说孔美琪在她心里分量得多重?
有人可能会问,孔美琪不就是个校长吗?为啥何超盈一家跟她这么亲?我猜啊,她家的维多利亚幼稚园,说不定就是何超盈或者她女儿上学的地方!你想啊,孩子上学的校长,能处成家人,这得多投缘?
孔美琪的教育路,说起来还挺励志的。她年轻的时候在美国念书,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一下子拿了两个学位!后来还在当地当了注册小学老师,经验够足吧?1985 年回香港,就从妈妈手里接过了幼稚园。
你可别以为她就守着一个幼稚园过日子,那可太小看她了!她接手后,不光把幼稚园开了一家又一家,还把摊子铺到了小学、中学,甚至搞出了一所 IB 一条龙的私立学校 —— 沪江维多利亚学校。
为啥要搞这么大?还不是因为家长们太需要学位了!她看到家长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愁眉苦脸,甚至失望落泪,就想着 “多开几家,让更多孩子有学上”。就这么着,慢慢做成了一个幼稚园王国,厉害吧!
现在你去香港,到处都能看到维多利亚幼稚园的影子。不光香港,内地的深圳、上海、苏州、杭州这些地方,也有她们的分校。多少孩子在这儿启蒙,说她是教育界的大功臣,一点都不夸张!
更让人佩服的是,她把对教育的这份心思,还传给了女儿。她的小女儿 Melanie,本来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高材生,在银行上班,稳稳当当的。结果被妈妈一影响,直接辞职回了香港,扎进了教育圈!
Melanie 也实在,没一回来就当领导,先在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幼稚园教了两年书,从基层一点点做起。后来才慢慢走到管理层,现在已经接了妈妈的班,成了新的掌舵人。这算不算一种传承?
说起来,孔家跟教育的缘分,已经传了三代了!1965 年,孔美琪的妈妈丁毓珠创办了维多利亚幼稚园,算是开了个头。1985 年孔美琪接棒,一干就是几十年。现在女儿又顶了上来,这半个世纪的坚守,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所以啊,孔美琪走了,香港教育界才这么难过。不只是因为少了个好校长,更是因为少了一个真正为教育操心、为孩子着想的人。你说,这样的人,谁能不惦记?
何超盈说自己有幸成为孔美琪的家人,我信!你看她晒的照片里,外婆、妈妈梁安琪都跟孔美琪一家那么亲近,连女儿的生日会都请他们来,这关系早就超越了普通的家校关系了吧?
孔美琪在教育上对何超盈一家的影响,肯定也不小。不然何超盈也不会说,会永远爱护她的家人。说不定何超盈自己小时候,就受过孔美琪的指点?或者女儿辛阡觅在维多利亚幼稚园上学时,得到了特别多的关照?
想想看,一个人能同时当好妈妈、女儿、外婆、妻子,还能把一份教育事业做得这么大,是不是挺了不起的?何超盈说她 “完美充当了各种角色”,真不是客套话!
可惜啊,才 62 岁就走了,太突然了!听说她已经在加州出殡了,家人打算之后在香港再办个追思会。到时候,肯定有不少人去送她最后一程吧?
她虽然走了,但留下的那些学校,那些教育理念,还有女儿接棒继续干,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 “活着” 吗?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大家提起维多利亚幼稚园,还会想起孔美琪这个人。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辈子专注干一件事,还能影响好几代人的人?反正我觉得孔美琪算一个。她的故事,不光是教育界的传奇,更像是在告诉我们,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做久,就能变得不简单!
何超盈的那句 “永远爱护家人”,听着就暖心。这大概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吧?希望孔美琪的家人能慢慢走出悲伤,也希望 Melanie 能把妈妈的事业好好做下去,让更多孩子受益。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