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边防的皑皑雪山间,陈浩然用十年青春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他面容坚毅,双手满是老茧,却始终是个普通士兵,拒绝一切晋升机会。
战友私下议论,有人说他傻,有人猜他背负秘密。
家中,妻子刘玉梅独自撑起生活,儿子晓峰却问:“妈,爸为啥总不回家?他是不是不厉害?”
刘玉梅心如刀割,只能轻声安慰:“晓峰,你爸有他的理由。”
第十年,他决定转业回乡,但当他递交转业申请,连部却接到130个电话......
01
陈浩然,今年30岁,来自四川成都,面容被高原的烈日和寒风刻画得坚毅,眼神却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沉。
他的双手满是老茧,握枪的姿势依然标准有力,透着一股年轻却沉稳的气势。
这是他在西藏边防的第十年。
十年前,20岁的陈浩然怀着一腔热血,从四川平原来到雪域高原,加入边防部队。
可十年过去了,他依然是个普通士兵,军衔从未变过。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一次次主动推掉了晋升。
连长曾私下问他:“浩然,你到底图啥?别人抢着往上爬,你倒好,次次都拒绝。”
陈浩然只是笑笑,眼神里藏着旁人读不懂的故事:“连长,我在这儿挺好,职位高了,麻烦也多。”
战友们私下议论,有的说他傻,有的猜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人说,他可能参与过机密任务,宁愿低调也不愿暴露身份。
陈浩然从不解释,只是默默巡逻、站岗,像一棵扎根高原的胡杨,坚韧而沉默。
这天巡逻归来,他坐在简陋的宿舍里,拿出纸笔,准备给远在成都的妻子刘玉梅写信。
这是他十年的习惯,每月一封信,从未间断。
他咬着笔头,犹豫着该写些什么。
他想告诉妻子,上个月又推掉了一次晋升机会,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最终,他在信上写道:“玉梅,西藏的春天来得晚,但格桑花已经开了,红得像火……”
四川成都市锦江区一栋老旧小区里,刘玉梅正在帮婆婆整理药瓶。
她放下药瓶,擦了擦额头的汗,疲惫地坐在小板凳上。
婆婆握住她的手,声音温和:“玉梅,辛苦你了,浩然在外面守边疆,家里全靠你撑着。”
刘玉梅挤出笑容:“妈,没事儿,这是我该做的。”
“浩然在外面保家卫国,我在家里照顾您和晓峰,这是我们说好的。”
这时,10岁的儿子陈晓峰背着书包跑进来,满脸兴奋。
婆婆拉着孙子的手,眼中泛光:“晓峰,你爸来信了吗?”
陈晓峰摇摇头:“奶奶,上个月来过信,说那边还在下雪。”
刘玉梅看着儿子欲言又止的模样,心头一紧:“晓峰,你有啥想说的?”
陈晓峰犹豫了一下,小声说:“妈,今天同学问我爸干啥的。”
“我说他在西藏当兵,他们问他是不是大官,我说……我不知道。”
“妈,爸当了十年兵,咋还是个普通兵?”
刘玉梅心如针扎,她蹲下轻抚儿子的头:“晓峰,你爸他……”
陈晓峰抬头,眼里满是疑惑:“妈,我不是嫌弃爸,我就是想知道,他为啥总不在家?”
“为啥别人的爸都在家,我爸却老不在?”
刘玉梅眼泪在眼眶打转,她抱住儿子:“晓峰,你爸是个好人,他有他的理由。”
02
西藏边防某连队,陈浩然收到儿子的来信。
他坐在宿舍的硬板床上,看着晓峰稚嫩的字迹,心中五味杂陈。
儿子写道:“爸,我知道您在当兵,可您为啥总不回来?我好想您……”
陈浩然放下信,走到窗前,凝视远方的雪山,陷入沉思。
老战友赵铁军推门进来,坐在床边点燃一根烟:“老陈,又想家了?”
陈浩然苦笑:“铁军,你说我这十年,是不是有点儿傻?”
“晓峰才10岁,都开始问我为啥没出息了。”
赵铁军吐出一口烟雾,缓缓说:“老陈,你还记得2015年那场雪崩吗?”
陈浩然点点头:“记得,那次咱们救了牧民次仁一家。”
赵铁军弹了弹烟灰:“你知道次仁现在咋样了?”
“他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每年都想来部队谢你,可你从不让他声张,连嘉奖都不要。”
陈浩然摆手:“那是应该做的。”
赵铁军拍拍他的肩:“老陈,你这人太实在了。”
“别人立个小功都恨不得敲锣打鼓,你做了那么多好事,却从不张扬。”
陈浩然叹气:“铁军,我不求名利,就想问问,我这样对不对得起家人?”
赵铁军沉默片刻:“老陈,我明年退伍,回家帮老婆做生意,你也该为家人想想了。”
7月,陈浩然接到家里电话,母亲身体不适。
他急忙请假回成都,这是他近十年第一次回家。
推开家门,看到母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瘦弱不堪。
母亲看到儿子,眼泪流下:“浩然,你总算回来了。”
陈浩然跪在床前,握住母亲的手:“妈,我回来了,您别担心。”
母亲颤抖着摸他的脸:“浩然,你才30岁,咋瘦成这样了?”
陈浩然强忍泪水:“妈,我在部队挺好,您别操心。”
母亲虚弱地说:“浩然,妈这病拖不了太久,你在外面这么多年,妈理解你。”
“但你得为玉梅和晓峰想想,他们需要你。”
陈浩然心痛如绞:“妈,您别这么说,您会好起来的。”
母亲摇头:“浩然,妈只想看到你多陪陪玉梅和晓峰。”
陈浩然泪流满面:“妈,我……”
刘玉梅走进房间,看到丈夫跪地痛哭,心头酸楚。
她轻拍丈夫的肩:“浩然,起来吧,咱们到外面说。”
两人来到院子里,刘玉梅看着丈夫疲惫的面容,心疼地说:“浩然,你这些年辛苦了。”
陈浩然摇头:“玉梅,是我对不起你们。”
刘玉梅握住他的手:“浩然,我不怪你,我知道你有你的责任。”
“但现在妈身体不好,晓峰还小,你是不是该为家里想想?”
陈浩然心中愧疚:“玉梅,你是说……”
刘玉梅深吸一口气:“浩然,我想说,你该考虑转业的事了。”
陈浩然如遭雷击,他从未想过妻子会说出这话。
03
当晚,陈浩然和刘玉梅在院子里坐了一夜。
刘玉梅给丈夫倒了杯茶:“浩然,你知道这些年我是咋过的吗?”
陈浩然低头不语。
刘玉梅继续说:“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妈和晓峰,晓峰生病我一个人送医院,家里坏了我一个人修。”
“有时候半夜睡不着,我就想,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陈浩然抬头,看着妻子年轻却疲惫的面容,心痛不已:“玉梅,我……”
刘玉梅摆手:“浩然,我不是怪你,我知道你有你的坚持。”
“但晓峰才10岁,他需要爸爸,你想过没有?”
陈浩然点头:“玉梅,你说得对。”
刘玉梅走到他身边:“浩然,咱们结婚十年了,可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年。”
“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想要个完整的家。”
陈浩然握住妻子的手:“玉梅,给我点时间,让我想想。”
刘玉梅点头:“浩然,我等你。”
次日,陈浩然去探望村里的老邻居王大爷。
王大爷看到他,乐呵呵地站起来:“浩然,回来了?”
陈浩然点头:“大爷,我回来看看妈。”
王大爷拉他坐下:“浩然,你在西藏当兵,我们村里人都佩服你。”
“但你看看,村里年轻人有的做生意发了财,有的当了干部,你也该为自己打算了。”
陈浩然苦笑:“大爷,我一个糙汉子,能干啥?”
王大爷摆手:“浩然,你别这么说。”
“你当了十年兵,有责任心,回来后村里的治安主任非你莫属。”
陈浩然心中一动,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为他的未来规划。
回到家,他看到儿子陈晓峰在写作业。
陈浩然走过去:“晓峰,作业多不多?”
陈晓峰点头,没抬头:“爸,你啥时候回西藏?”
陈浩然坐在儿子身边:“晓峰,你有啥想对爸说的?”
陈晓峰停下笔,转身看着父亲:“爸,我想问你个问题。”
陈浩然点头:“问吧。”
陈晓峰小声说:“爸,你为啥总不回家?当兵是不是很厉害?”
“为啥别人说他们爸是大官,你却不是?”
陈浩然心头一痛,看着儿子纯真的眼神,不知如何回答。
陈晓峰眼泪汪汪:“爸,我不是嫌弃你,我就是想知道,你为啥不做大官?”
陈浩然擦去儿子的泪:“晓峰,爸知道你的意思。”
陈晓峰抽泣着说:“爸,昨天同学问我爸干啥,我说你是军人。”
“他们问你是不是大官,我说不知道,他们都笑我。”
“爸,我不想让他们笑我。”
陈浩然抱住儿子:“晓峰,对不起,是爸让你不开心了。”
陈晓峰在父亲怀里哭:“爸,我想让别人知道,我有个很厉害的爸。”
陈浩然泪流满面:“晓峰,爸明白了。”
04
9月,陈浩然结束探亲,返回部队。
在回西藏的火车上,他看着窗外飞逝的雪山,心中百感交集。
他拿出纸笔,开始写转业申请书。
写了几行,又撕掉,反复几次。
最终,他写道:“因家庭需要,我申请转业……”
回到连队,连长张明察觉他状态不对。
张明走过来:“老陈,探亲咋样?”
陈浩然点头:“连长,家里都挺好。”
张明看他神色有异:“老陈,有啥想说的?”
陈浩然犹豫片刻:“连长,我想跟你谈谈。”
张明点头:“好,去办公室说。”
两人来到办公室,张明倒了杯茶:“老陈,说吧。”
陈浩然深吸一口气:“连长,我想申请转业。”
张明手一抖,茶杯差点掉地上:“老陈,你说啥?”
陈浩然低头:“连长,我想转业。”
张明站起来:“老陈,你才30岁,在部队十年,咋突然要转业?”
陈浩然眼中含泪:“连长,我妈身体不好,晓峰还小,我想回家照顾他们。”
张明坐下:“老陈,我理解你,但部队也需要你这样的老兵。”
陈浩然摇头:“连长,我就是个普通士兵,部队不缺我。”
张明拍他肩:“老陈,你别这么说。”
“你经验丰富,是连里的顶梁柱。”
陈浩然苦笑:“连长,我的家人需要我。”
张明沉默:“老陈,转业的事得向团部汇报。”
陈浩然点头:“连长,我明白。”
当晚,陈浩然独自站在界碑前,手抚界碑,心中不舍:“老兄弟,我要走了。”
风雪依旧,界碑沉默如故。
他想起十年的点点滴滴:第一次巡逻的紧张,救牧民的惊险,拒绝晋升的坚持……
年轻战士小李走过来:“班长,这么冷的天,你咋在这儿?”
陈浩然转身:“小李,睡不着,出来透透气。”
小李关心道:“班长,听说你要转业?”
陈浩然点头:“小李,我该回家了。”
小李摇头:“班长,你才30岁,正当年,连里离不开你。”
陈浩然拍他肩:“小李,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小李犹豫片刻:“班长,我想问你个问题。”
陈浩然点头:“问吧。”
小李咬牙:“班长,你为啥总拒绝晋升?”
“有人说你干过秘密任务,是真的吗?”
陈浩然心头一痛:“小李,你想多了。”
小李不信:“班长,我听老兵说,你救过人,立过功,咋可能没机会?”
陈浩然摇头:“小李,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样。”
05
10月15日,陈浩然正式递交转业申请书。
他敲开连长办公室的门:“连长,这是我的转业申请。”
张明接过申请书,仔细看:“老陈,你真决定了?”
陈浩然点头:“连长,我想通了。”
张明叹气:“老陈,你这一走,连里少了个顶梁柱。”
陈浩然摇头:“连长,我就是个普通士兵。”
张明拍他肩:“老陈,你是连里的宝。”
陈浩然的转业申请消息迅速传开。
战士小李跑进宿舍:“你们听说了吗?陈班长要转业!”
老兵小杨震惊:“啥?陈班长要转业?”
小李点头:“我亲眼看他把申请书交给连长了。”
小杨摇头:“不可能,陈班长才30岁,咋说走就走?”
小李坐下:“我也觉得奇怪,但这是真的。”
老兵小周走进来:“你们说啥?”
小杨激动:“小周,陈班长要转业了!”
小周愣住:“啥?陈班长?”
小李说:“申请书都交了。”
小周沉思:“陈班长这些年为连队做了多少事,救过人,立过功,是咱们的英雄。”
小杨点头:“可他为啥总不升职?是不是有啥隐情?”
小周猜测:“我听说他可能干过秘密任务,所以才低调。”
小李皱眉:“真有这事儿?那他为啥要转业?”
小杨叹气:“可能是家里有事吧。”
排长走进来:“你们讨论啥?”
小李说:“排长,我们在说陈班长的事。”
排长点头:“我也听说了,陈班长要是走了,咱们连里得空一半。”
小李问:“排长,你知道陈班长为啥不升职吗?”
排长摇头:“不清楚,可能有啥特殊原因吧。”
10月16日,连部开始接到关于陈浩然的电话。
值班员小赵接起电话:“您好,这里是边防连队。”
电话那头急切:“你好,我想问问陈浩然,四川成都的,是不是在你们那儿?”
小赵查了名单:“对,他在我们连队,您是?”
对方说:“我是他老战友,听说他要转业,是真的吗?”
小赵点头:“是的,他递了转业申请。”
对方激动:“不行!陈浩然不能走,他可是个英雄!”
小赵疑惑:“您说他是英雄?”
对方说:“你不了解,陈浩然救过很多人,他不能就这么走了。”
小赵记下对方的话,心中疑惑。
很快,第二个、第三个电话打来。
到晚上,小赵数了数,接到50多个电话。
他拿着记录找到连长张明:“连长,重要情况汇报。”
张明抬头:“啥事?”
小赵把记录递上:“从下午开始,接到好多关于陈浩然的电话。”
张明看记录:“都是啥人?”
小赵说:“有战友,有他救过的人,还有领导,都说他不能转业,是英雄。”
张明皱眉:“英雄?陈浩然?”
06
10月17日,电话数量激增。
连部电话响个不停,三个值班员轮流接。
小赵接起电话:“您好,边防连队。”
对方严肃:“我是军区政治部的,听说你们有个陈浩然要转业?”
小赵站直:“首长,是的,他递了申请。”
对方说:“你们连长在吗?我有重要事要谈。”
小赵紧张:“首长,我马上汇报。”
挂断后,小赵跑到连长办公室:“连长,军区政治部来电话了,要谈陈浩然的事。”
张明放下文件:“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电话又响,张明亲自接:“您好,我是连长张明。”
对方说:“张连长,我是省军区的老徐,听说陈浩然要转业?”
张明点头:“是的,他递了申请。”
老徐激动:“老张,你们了解陈浩然吗?他可不简单!”
张明一愣:“徐主任,您这话啥意思?”
老徐说:“电话里不好说,建议你们查查他的档案。”
挂断电话,张明陷入沉思。
又一个电话打来,是成都市政府的。
对方说:“张连长,我是成都市负责拥军工作的,听说陈浩然要转业?”
张明说:“是的,您是?”
对方说:“陈浩然是我们成都的骄傲,他要是回来,我们优先安排工作。”
张明疑惑:“您说他是个骄傲?”
对方说:“当然,他的故事在我们这儿都传遍了。”
张明挂断电话,疑惑更深。
到下午,连部接到130个电话。
张明召集干部开会:“同志们,今天接到一大堆关于陈浩然的电话,都说他不能转业,是英雄。”
副连长皱眉:“连长,陈浩然不就是个普通士兵吗?”
张明摇头:“看来没那么简单。”
指导员说:“连长,要不调他的档案看看?”
张明点头:“对,马上调档案。”
07
当晚,陈浩然的档案送到连长办公室。
张明打开档案袋,看到厚厚一摞材料。
第一页是入伍登记表,纸张泛黄,一切正常。
翻到第二页,张明瞳孔骤缩,心跳加速。
他揉了揉眼睛,反复看档案,震惊得说不出话……
张明的手微微颤抖,档案里的信息像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头。
他反复确认,生怕自己看错了。
档案显示,陈浩然的父亲陈志远并非普通人,而是一位曾在边防部队服役的高级军官,参与过多次机密任务,立下赫赫战功。
更令人震惊的是,陈志远在一次跨境行动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军方档案中标注为“高度机密”。
陈浩然的入伍记录里有一条隐秘备注:他自愿要求驻守最艰苦的西藏边防,拒绝任何晋升机会,只为追寻父亲的下落。
张明合上档案,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老陈,你藏得够深啊。”
他立刻拨通团部的电话,向团长汇报了这件事。
团长听完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张明,这件事你先别声张,我得向上级请示。”
挂断电话,张明坐在椅子上,脑海里全是陈浩然的影子。
他想起陈浩然每次巡逻时那专注的眼神,总是在边境线附近多停留片刻,像在寻找什么。
他又想起陈浩然拒绝晋升时的淡然笑容,那笑容背后似乎藏着无尽的坚持和隐痛。
张明决定亲自找陈浩然谈谈。
第二天清晨,雪花飘落,营地被白雪覆盖,显得格外安静。
张明找到陈浩然,他正在擦拭枪支,动作熟练而专注。
“老陈,过来一下,咱们聊聊。”张明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陈浩然放下枪,跟着连长走进办公室。
张明开门见山:“老陈,我看了你的档案。”
陈浩然身体一僵,眼神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恢复平静:“连长,您看到了什么?”
张明盯着他的眼睛:“你父亲的事,你的坚持,还有你为什么不升职。”
陈浩然低头,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连长,既然您知道了,我也不瞒着了。”
“我20岁入伍,就是为了来西藏找我爸。”
“我爸是军人,失踪前最后一次任务就在这片边境。”
“他说过,军人要守好每一寸国土,我来这儿,是想替他把这条线守好,也想……找到他,哪怕是一点线索。”
张明听完,心中五味杂陈:“老陈,这些年你一个人扛着这些,太苦了。”
陈浩然苦笑:“连长,我不觉得苦。”
“每次巡逻,我都觉得离我爸近一点,哪怕只是个念想。”
“至于晋升,我怕升了职就得调走,离开这片边境,我就没机会找他了。”
张明拍拍他的肩:“老陈,你是个好兵,也是个好儿子。”
“但你想过没有,你的家人也在等你。”
陈浩然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连长,我知道我对不起玉梅和晓峰。”
“这次回家,看到妈病成那样,晓峰问我为什么不做大官,我才意识到,我欠他们的太多了。”
张明点头:“老陈,部队会理解你的选择,但你的事我得向上级汇报。”
陈浩然点头:“连长,我明白。”
08
几天后,团部派来一位军官,带来了陈浩然父亲的档案副本。
军官名叫李峰,是军区特情处的负责人,专门为陈浩然的事而来。
李峰见到陈浩然,眼神复杂:“陈浩然,我知道你这些年一直在找你父亲。”
陈浩然站得笔直:“首长,我父亲的事,有消息了吗?”
李峰叹了口气:“你父亲陈志远是个英雄,他的失踪是军方的遗憾。”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追查,但线索有限。”
“不过,最近我们在边境线附近发现了一些遗物,可能跟你父亲有关。”
陈浩然心跳加速:“首长,是什么遗物?”
李峰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密封袋,里面是一块破旧的手表,表带上刻着“志远”二字。
陈浩然接过手表,手指颤抖,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这是我爸的,他从不离身。”陈浩然声音哽咽。
李峰拍拍他的肩:“我们还在调查,暂时不能确认更多。”
“但我想告诉你,你父亲的牺牲,军方从未忘记。”
“你的坚持,我们也看在眼里。”
陈浩然握紧手表:“首长,我想知道,我爸到底经历了什么?”
李峰沉默片刻:“有些事还不能公开,但我可以告诉你,你父亲是为了国家执行了一项绝密任务。”
“他失踪的那天,保护了一支科考队免遭敌方袭击。”
“至于细节,时机到了,我们会告诉你。”
陈浩然点点头,泪水滑落:“谢谢首长。”
09
陈浩然的转业申请被暂时搁置。
团部决定给他一个月假期,让他回成都处理家事,同时继续调查他父亲的下落。
陈浩然回到成都,推开家门,看到母亲正在院子里晒太阳,脸色比上次好了一些。
“妈,我回来了。”陈浩然蹲下,握住母亲的手。
母亲笑着摸他的脸:“浩然,你瘦了,在部队累吧?”
陈浩然摇头:“妈,不累,我带了好消息回来。”
他把父亲手表的事告诉了母亲。
母亲听完,眼泪夺眶而出:“你爸……他真的走了?”
陈浩然抱住母亲:“妈,我还在查,总有一天我会知道真相。”
刘玉梅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母子俩抱在一起,也红了眼眶。
“浩然,妈好些了,你别太担心。”刘玉梅轻声说。
陈浩然拉过妻子:“玉梅,这次回来,我想好了。”
“我会申请转业,回来陪你们。”
刘玉梅愣住:“浩然,你不是说部队需要你?”
陈浩然握紧她的手:“玉梅,部队有千千万万的兵,我走了,他们会继续守好边疆。”
“但家里只有你和晓峰,我得给你们一个完整的家。”
刘玉梅泪流满面:“浩然,你真的想好了?”
陈浩然点头:“想好了,我欠你们太多。”
10
晚上,陈浩然陪儿子陈晓峰写作业。
晓峰抬头问:“爸,你这次回来,还走吗?”
陈浩然摸摸他的头:“晓峰,爸不走了。”
“爸要转业,回来陪你和妈,还有奶奶。”
晓峰眼睛一亮:“真的?爸,你不回西藏了?”
陈浩然笑着点头:“真的,爸以后就在家,陪你上学,陪你踢球。”
晓峰扑进他怀里:“爸,我想你做我最厉害的爸!”
陈浩然抱紧儿子:“晓峰,爸会努力的。”
几天后,陈浩然带着晓峰去村里散步。
老邻居王大爷看到他,笑呵呵地迎上来:“浩然,听说你要转业?”
陈浩然点头:“大爷,我得回来照顾家人。”
王大爷拍手:“好!浩然,你回来,村里的事我帮你张罗。”
“治安主任的位子还给你留着呢!”
陈浩然笑笑:“大爷,谢谢您。”
王大爷摆手:“谢啥,你爸当年也是个英雄,你不比他差!”
陈浩然一愣:“大爷,您知道我爸?”
王大爷点头:“当然,你爸当年在村里,谁不知道他是个大英雄。”
“他走后,你妈一个人把你拉扯大,不容易啊。”
陈浩然心中一暖:“大爷,我会好好孝敬我妈。”
一个月后,陈浩然的转业申请正式通过。
他被安排到成都市锦江区一个社区做治安工作,工资不高,但离家近,能常伴家人左右。
搬进新家那天,刘玉梅忙着收拾房间,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
“浩然,这房子虽小,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强。”刘玉梅说。
陈浩然拉着她的手:“玉梅,这些年苦了你。”
刘玉梅摇头:“浩然,只要你在家,我就不觉得苦。”
晓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足球:“爸,明天带我去踢球吧!”
陈浩然笑着点头:“好,爸带你去。”
晚上,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前,桌上摆着简单的家常菜。
母亲端起碗,笑着说:“浩然,妈这辈子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你们一家团圆。”
陈浩然给母亲夹菜:“妈,您好好养身体,我会一直在您身边。”
饭后,陈浩然站在阳台上,看着夜空中的星星。
他拿出父亲的手表,轻轻摩挲,喃喃自语:“爸,我回家了。”
“你放心,我会守好这个家,就像你守好边疆一样。”
11
几个月后,陈浩然在社区工作站干得风生水起。
他凭借在部队练就的严谨作风和责任心,很快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们总爱找他聊天,诉说家里的琐事。
有一次,社区发生一起小纠纷,邻里因为停车位吵得不可开交。
陈浩然耐心调解,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把双方劝得心服口服。
事后,社区主任拍着他的肩:“浩然,你这水平,部队里真是屈才了。”
陈浩然笑笑:“主任,我就是个普通人,能帮大家解决点问题,我就满足了。”
社区主任摇头:“浩然,你不普通,你是咱们社区的宝。”
陈浩然回家后,把这件事讲给刘玉梅听。
刘玉梅笑着说:“浩然,你看,你在哪儿都能发光。”
陈浩然拉着她的手:“玉梅,有你和晓峰在,我哪儿都不想去。”
转眼到了春节,成都街头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陈浩然一家四口难得团聚,母亲的身体也渐渐好转。
除夕夜,家里摆满了一桌菜,晓峰兴奋地跑来跑去,帮着贴春联。
陈浩然看着忙碌的家人,心中充满了满足。
饭桌上,他举起杯子:“妈,玉梅,晓峰,谢谢你们。”
“这些年,是你们让我知道,家才是最重要的。”
刘玉梅笑着举杯:“浩然,欢迎回家。”
晓峰举着果汁杯:“爸,我要跟你一样,做个厉害的人!”
母亲笑得合不拢嘴:“晓峰,你爸已经很厉害了,你得好好学。”
一家人笑声不断,窗外的烟花绽放,照亮了夜空。
12
春节后,陈浩然收到一封来自部队的信。
信是李峰寄来的,里面提到了一些关于他父亲的新线索。
军方在边境发现了一份陈志远的任务日志,记录了当年那次绝密任务的部分细节。
日志中写道:“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守住这片国土,这是我的责任。”
陈浩然读完信,泪流满面。
他把日志拿给母亲看,母亲颤抖着抚摸纸张:“你爸,他是个真英雄。”
陈浩然点头:“妈,我会把爸的精神传下去。”
他决定把父亲的故事讲给晓峰听,让他知道,自己的爷爷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晓峰听完,眼睛亮晶晶的:“爸,我也要做个像爷爷那样的男人!”
陈浩然摸着他的头:“好,晓峰,爸相信你。”
春暖花开,成都的格桑花开得正艳。
陈浩然带着家人去郊外踏青,晓峰在草地上跑来跑去,笑声清脆。
刘玉梅挽着丈夫的手:“浩然,你看,这日子多好。”
陈浩然点头:“玉梅,谢谢你等我。”
刘玉梅靠在他肩上:“浩然,只要你在,我愿意等一辈子。”
远处,格桑花在阳光下摇曳,红得像火,像极了陈浩然信中描述的西藏春天。
他抬头望天,心中默念:“爸,我做到了。”
“您守护了国家,我会守护好这个家。”
从此,陈浩然在平凡的社区岗位上,继续用他的责任与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一家人团圆幸福,日子平淡却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