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外,一位湖北襄阳的父亲高举着手持稳定器越过隔离展板,试图捕捉儿子陈逸宸挥拍的瞬间。 这位10岁少年刚结束张继科亲自指导的发球训练,脸颊通红却兴奋异常——为了参加奥运冠军的暑期班
他放弃了另一场重要赛事,连报两期课程。 场内45张球台铺开,张继科正俯身调整新西兰学员的握拍姿势,而他的父亲张传铭在隔壁球台用多球训练法强化孩子们的步伐移动,两代教练的教学场景形成奇妙呼应。
11岁的中巴混血儿肖嘉栋抹着汗珠分享训练体验:“教练会手把手修正动作,强度比巴西俱乐部高很多! ”尽管只在巴西练过三个月乒乓球,他的梦想却是未来代表中国队出战。
这种国际化学员构成成为暑期班特色:瑞士学员的削球、丹麦选手的快攻与中国小将的弧圈球在球台上碰撞,训练场俨然成了微型世锦赛现场。
张继科示范“霸王拧”技术的瞬间引发全场屏息。 他将标志性绝技拆解成阶梯式训练模块:先让学员用矿泉水瓶模拟手腕发力轨迹,再用多球喂定点旋转,最后才实战演练。
前国手郝帅负责纠正反手技术细节,尹航则带着初中组学员分析战术录像——师生比1:6的配置让每个错误动作都逃不过冠军教练的眼睛。
价格争议在家长群中被反复计算。 宁波家长举着缴费单直言:“普通教练300元/节,国家队退役的800元起跳,张继科班单课时433元含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团队,简直是性价比核爆! ”社交媒体上更出现神评论:“别说6500元,就是翻十倍,找他训练的人能排队到巴黎!”
而张传铭的现身让课程附加值飙升,这位用“踩凳子训练法”培养出大满贯儿子的传奇教练,此刻正用同样严苛标准要求小学员。
训练营的准入门槛引发另类热议。 1200人争夺130个席位,需提交省级比赛成绩证明及技术视频。 湖北学员陈逸宸的球包里插着市青少年赛奖状,他的父亲透露:“入选通知比重点中学录取书还让人激动。 ”
张继科在开营仪式上剖白心迹时,背后大屏正播放着国乒世锦赛失利片段:“指导职业球员收入更高,但青训才是根基。 ”
午休时分,巴西学员主动加练欧洲选手擅长的反手拧拉,中国孩子则围着新西兰搭档学英语术语。 场馆角落,肖嘉栋用葡语和母语教练视频通话:“妈妈,今天张继科说我的正手像年轻时的他! ”
器材区堆着二十余箱被磨破的球鞋,记录着日均6小时的超强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