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终于坐不住了! 2026款锋兰达直接降价2.3万,起步价杀到10.28万元,还全系标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款车一上市就把合资SUV的价格底线拉到了新低,是冲着国产车来的。 以前丰田总是慢慢挤牙膏,这次却把智能配置一次性堆满,看来中国市场真的逼急了传统品牌。
广汽丰田这次玩的是双价格策略。 官方指导价写着13.28万元起,实际卖的时候直接给个“焕新价”,只要10.28万元就能开走入门版。 算下来等于打了将近八折,这种降价幅度在丰田历史上很少见。 对比同级别的日产逍客或者自家兄弟卡罗拉锐放,锋兰达现在便宜了至少一两万。 ,厂家还搞了96期超长贷款,首付一万多就能提车,月供压到千元级别,是想抢国产车的主力客户。
降价的同时配置反而升级了。 全系车型都装了TSS 3.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这些功能。 中高配版本直接上了12.9英寸的大屏,用的是高通8155P芯片,这芯片以前只在高端电动车上见过。 车机系统支持苹果CarPlay、华为HiCar,还能连小米OPPO的手机,不像以前合资车那样挑设备。 语音助手也聪明多了,不用每次喊“你好小悦”,可以直接说“打开空调”这种自然指令。
外观设计跟着新能源风格走。 前脸做成半封闭式,车标移到引擎盖边上,大灯变成细长条,远看有点像电动车。 车身长度和高度各加了5毫米,轴距没变,内部空间还是老样子。 内饰变化更大,空调出风口改成隐藏式,仪表台用软材料包边,加了64色氛围灯和手机无线快充。 车门和车顶加了隔音棉,关上门后雨声和路噪小了不少。
动力系统没大改,还是2.0L汽油版和混动版两种选择。 汽油机功率126千瓦,配CVT变速箱;混动版用了第五代双擎技术,综合功率提到147千瓦,油耗标称4.56升。 实际开起来加速感不强,平顺性不错,适合城市代步。底盘还是扭力梁后悬挂,过减速带时后排有点颠,这点和国产车用的独立悬挂比有点吃亏。
锋兰达目前是广汽丰田的销量王牌,上个月卖了一万四千多台。这次改款后店里看车的人增多,很多消费者冲着降价和智能配置来。 同一天上市的还有新汉兰达和凯美瑞,丰田是在全线产品上压宝。 锋兰达没有插电混动或纯电版本,在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市场里可能错过一部分客户。
经销商反馈说低配版现车紧张,价格太有吸引力。 高配车型优惠少一些,12.9英寸大屏和氛围灯这些配置吸引年轻买家。 竞品车型如哈弗H6、长安CS75 PLUS已经开始调整促销政策,日产逍客据说也在准备改款应对。 二手车市场上老款锋兰达价格出现波动,准新车贬值速度加快。
丰田这次把智能配置下放到10万级车型,直接挑战了国产车的性价比优势。 以往合资品牌在车机系统上总是落后半拍,现在锋兰达的语音识别和屏幕流畅度接近主流国产车水平。 车机互联功能虽然多了,偶尔会出现卡顿,华为HiCar连接时需要手机保持亮屏。
价格战背后有政策因素。 2026年要实施的燃油车油耗标准要求小型车油耗低于2.57升,逼着车企提前清库存。 丰田选择在锋兰达这款走量车型上发力,既能冲销量又能测试市场反应。 长沙工厂的生产线最近在加班,混动版本交付周期比燃油版长一周左右。
设计细节上有很多小心思。 比如后备厢地板做了下沉处理,能多放两个行李箱;后排座椅角度可调,中间位置还是偏硬。 无线充电板带散热风扇,手机充久了不会烫。 不过车内储物空间不多,门板上的水瓶槽放不下大号保温杯。
混动版在城市路况下油耗能跑到4升左右,高速上动力储备一般,超车需要深踩油门。 发动机启停动静小,等红灯时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刹车脚感偏软,前半段虚位,需要时间适应。转向力度三种可调,女性车主开起来不费劲。
4S店销售提到,来看车的客户最关心智能驾驶功能能不能自动跟车。 实际体验中,车道保持在高架路上表现稳定,弯道急的时候会退出。 自动刹车对突然窜出的电动车反应灵敏,下雨天误报次数增多。这些细节问题在用户手册里都有说明,销售往往不会主动解释。
锋兰达的降价已经引发连锁反应。 二级经销商报价比4S店再低五千,要求加装装饰包。 一些汽贸城出现跨区域调车现象,山东地区的优惠比广东多两千元。 社交媒体上有人晒出10万整提车的发票,需要满足店内贷款和保险条件。
车内噪音控制比老款进步,时速80公里以下胎噪抑制得很好。 配的优科豪马轮胎比较挑路面,粗糙沥青路上嗡嗡声。 音响系统只有高配才带6个喇叭,低配版听广播还行,播音乐时低音不足。
保养成本方面,4S店小保养报价600元左右,混动版电池组保修期延长到10年。 维修配件价格偏高,一个前大灯总成报价四千多,比国产车贵一倍。 保险费用根据地区不同,全险大概5000元一年,出险后保费上浮比例较高。
锋兰达的改款节奏比以往快了很多。 从2024款到2026款只隔了一年多,说明丰田在加速产品迭代。 颜色选择增加了星际蓝和月光银两种新色,需要加价2000元。 黑色和白色现车最多,绿色和红色需要预订。
混动版电池组放在后排座椅下方,不影响后备厢空间。 后排地板中间有轻微隆起,坐三个成年人时中间乘客腿不舒服。前排座椅加热只有顶配才有,南方车主觉得用处不大,北方用户则抱怨不够用。
车机系统每月送1G免费流量,用完需要额外购买。 导航地图更新一次收费198元,而国产车多数终身免费更新。 车载WiFi热点只能连三台设备,信号强度在地下室会变弱。 这些细节上的差距,正是合资品牌和国产车较量的关键点。